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關於我們
機構簡介
組織架構
得獎
最新消息
機構服務
服務範圍
匡耆計劃
愛家圓計劃
出版
城載
中心年報
其他
聯絡我們
蝦仔蝦女–關懷長者配對計劃
我們之間的相處,就好像「一家人」一樣。
詳細資料
橫樂一家親2020-「智」新科技愛同行
計劃沒有因疫情而停下,參加者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在地區上彼此支援。。
詳細資料
不一樣的實習.一樣的愛心實踐
在疫情之下,與中心一起參與服侍,與長者、護老者和家庭一起走過這段日子。
詳細資料
機構簡介
本中心於2006年合併,成為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
透過不同貼心的服務計劃,我們讓長者同行,關心他們身心社靈各方面的需要。
中心早年藉著「耆妙之旅」的活動,圓長者穿上婚禮服行禮的夢。
全體同工每年都會藉著退修營,彼此建立同行。
背景
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前身為「九龍城浸信會樂富耆英中心」,於199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並於2006年4月1日與黃大仙上邨及鳳凰新邨老人服務中心合併, 正式改名為「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成為香港首間「大型」的長者鄰舍中心,至今會員人數超過1,700人。透過貼心的服務和計劃,關心長者身心靈各方面的需要。
服務宗旨
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前身為「九龍城浸信會樂富耆英中心」,於1996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並於2006年4月1日與黃大仙上邨及鳳凰新邨老人服務中心合併, 正式改名為「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成為香港首間「大型」的長者鄰舍中心,至今會員人數超過1,700人。透過貼心的服務和計劃,關心長者身心靈各方面的需要。
服務目標
協助長者擴闊社交圈子,建立互助網絡,提高長者間互助互愛的精神。
協助區內有需要人士,解決照顧長者的困難及舒緩壓力。
發揮社工專業,培養社工人才,提供實習場地及訓練。
實踐聖經教導,在社區作好鄰舍,為基督作見證。
我們的使命(Our Mission)
關愛社群 (Love and care our community)
拓展服務 (Open up our service)
重視意見 (Value everyone beside us)
豐富人生 (Enrich their lifes)
組織架構
管理委員會
主席:
葉耀昌
第一副主席:
何鏡明
第二副主席:
黄錦安
秘書:
陸錦輝
司庫:
李美兒
委員:
何燕萍 李美玲 吳晃榮 徐志海 區炳舜
崔廣池 張達賢 梁永偕 陳秉量 彭小玲
蔡曼棠 鄧錦輝 黎耀民 蕭國強 權百歲
中心同工
社關部主管同工:
曾智聰牧師
傳道人:
張志堂、馮淑冰
督導主任:
姚 鳳
中心主任:
麥啟昌
單位主任:
陳偉娟 蘇嘉靜
行政主任:
余永靈
匡家隊長:
陳美寶
會計主任:
梁敬恒
註冊社工:
陳 玉 范月迎 林國強 何欣佩 曾偉鋒 黃雅莉 莫日光
行政幹事:
林善如 馮英儀 楊美玲
行政文員:
楊詠婷
活動幹事 I:
劉家業 李雪梅
個人照顧工作員:
王子晞
多媒體管理員:
王潔明
服務助理員:
盧才鳳 徐永嫻 陳蘭珍
本年度會員人數:
1,838人 (截至2021年2月28日)
得獎
「蝦仔蝦女」計劃於2020年在國際比賽8th APAC Eldercare Innovation Awards中榮獲Innovation of the Year-Caregiver Model獎項。
中心於 2018年榮獲家庭友善僱主–至尊金獎,對中心積極推行家庭友善措施帶來極大鼓勵。
中心兩位前線同工分別榮獲「傑出安老服務員工」及「優秀安老服務員工」。
「蝦仔蝦女」計劃於2017年榮獲社聯「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中的 「十大卓越服務獎」。
2020年
亞洲老年創意論壇(Ageing Asia Alliance)-8th APAC Eldercare Innovation Awards
得獎服務:蝦仔蝦女關懷長者配對計劃
獲得獎項:Innovation of the Year-Caregiver Model
2019年
1. 社會福利署黃大仙及西貢區「推廣義務工作服務協調委員會」
得獎服務:蝦仔蝦女關懷長者配對計劃
獲得獎項:2018優秀義工計劃得獎服務
2.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及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合辦–
第四屆傑出安老服務員工選舉
獲得獎項:
活動幹事I楊佩珊姑娘:傑出安老服務員工
活動幹事I李雪梅姑娘:優秀安老服務員工
中心:熱心參與獎
2018年
家庭友善僱主獎勵計劃2017/18
獲得獎項:
2017/18年度家庭友善僱主–至尊大獎
2017/18年度特別嘉許(金獎)
2017/18年度支持母乳餵哺獎
2017年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卓越實踐在社福2017」
得獎服務:蝦仔蝦女關懷長者配對計劃
獲得獎項:十大卓越服務獎
2016年
家庭友善僱主獎勵計劃2015/16
2015/16傑出家庭友善僱主
2015/16家庭友善僱主
2015/16特別嘉許(金獎)
2015/16支持母乳餵哺獎
2014年
1. 家庭友善僱主獎勵計劃2013/14
獲得獎項:2013/14傑出家庭友善僱主
2. 黃大仙區議會
獲得獎項:銘謝狀
最新消息
2020-11-25
靠主恩典,成為「蝦仔蝦女」
不經不覺,我已經參加了長者鄰舍中心的「蝦仔蝦女計劃」超過6年。 我們之間的相處,現在就好像一家人一樣,過節時,我們會邀請她與我們的兒女、孫兒一起相聚、用膳。
詳細資料
2020-12
橫樂一家親2020-「智」新科技愛同行
回顧一年,計劃沒有因疫情而停下,嘗試探索新的形式讓參加者可以參與培訓、關懷探訪及參與網上拍攝等,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發揮守望相助,在地區上彼此支援。
詳細資料
2020-12
不一樣的實習.一樣的愛心實踐
不論是拍攝城家人頻道,護老者的生命故事,或者給蝦仔蝦女的情書情話, 以致協助上門關懷支援的工作,十分感謝幾位實習學生,與長者、 護老者和家庭一起走過這段日子,這份愛心與初心,猶為珍貴。
詳細資料
靠主恩典,成為「蝦仔蝦女」
蝦娘邀請我們陪伴她一起回鄉,參與姪孫的婚宴。
恭喜中心「蝦仔蝦女計劃」獲得國際比賽的獎項。
我與太太和蝦娘再次回鄉,一起摘荔枝。
評審當天,大家非常雀躍。
不經不覺,我已經參加了長者鄰舍中心的「蝦仔蝦女計劃」超過6年。參加這個計劃,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極不簡單的挑戰。 我和太太被配對的蝦娘長者,我們稱她「瑞意姑」。當我們第一次到她家探望後,我便跟計劃負責的中心同工, 人稱「蝦母」的李雪梅姑娘說:「你給我一個很大的挑戰啊!」。原來,蝦娘家中掛著其他的宗教的裝飾,未曾認識基督教。 神的愛激勵我們,我願意謙卑學習關懷服侍的功課,繼續關懷鄰舍,將神的愛好好活現出來。故此,我們夫婦陪伴關心她的生活。
久而久之,大家因此衝破一些關係上的界限。直至兩年前,她在內地的姪孫結婚,但因為孤身一人,蝦娘掛心自己未能回鄉參與這難得的慶典, 於是我和太太安排交通工具,並陪同她一起回鄉參與這場婚禮。回到鄉下,她的親戚都感到詫異,為甚麼會有其他人一起前來。及後,我們詳談甚歡, 親戚們都明白了原因,並且對我們照顧瑞意姑深受感動。其後,我們中港兩地都熟落起來了,甚至當他們鄉下的荔枝有收成時,他們更邀請我們一起帶瑞意姑回鄉摘荔枝呢!
今年11月,我十分榮幸,能夠和太太與蝦娘透過「蝦仔蝦女計劃」,和中心的同工參加一個國際比賽,名為「第八屆泛太平洋老年創意照顧大獎」。 當中有來自澳洲、新加坡、台灣、日本,甚至遠至歐洲的參賽機構團體。中心的團隊,就好像一家人一樣,評審團見到我們打招呼時,被我們的熱情和歡樂所感動, 雖然是隔著屏幕,但與我們一起揮手,一起合照。最後,中心的「蝦仔蝦女計劃」更脫穎而出,獲得「年度創意照顧者冠軍」。
中心過去6年多在「蝦仔蝦女計劃」所擺上、所付出的,實在是有目共睹。恭喜他們在國際比賽獲得獎項,也是對他們服務上的肯定。 我和太太十分感恩,能夠參與其中,認識蝦娘瑞意姑,現在成為了一家人一樣。因著上帝的愛,我們成為「蝦仔蝦女」。 在社區仍然有不少長者,他們仍需要我們多加的關懷,他們更需要主耶穌而來的愛,盼望你們也跟我們兩夫婦一樣, 加入成為「蝦仔蝦女」、「蝦孫蝦塞」的一分子,在社區關懷上一起學習。
橫樂一家親2020-「智」新科技愛同行
上門探訪,送上關懷問候。
「智」新科技培訓課程的實體及網上小組,不受疫情、地方所限,與長者繼續學習。
「智」愛你共融探訪—年青義工探訪長者,社區共融。
「智」愛你活動分享會拍攝花絮。
耆是年「橫樂一家親2020」繼續得到黃大仙區議會的贊助,與橫樂機構包括鄰舍輔導會黃大仙區綜合家居照顧服務中心、香港基督教使徒信心會恩澤中心、嗇色園主辦可平耆英鄰舍中心、 香港心理衛生會樂富宿舍、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合作舉行「智」新科技培訓課程、「智」愛你共融探訪及「智」愛你活動分享會,透過計劃,讓區內長者、 傷建人士、基層家庭在疫情下接觸新科技,使他們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與社會與時並進,更鼓勵參加者學習新科技後能夠推而廣之,關心體弱長者,培養關心鄰舍精神, 達致社區共融。
在1月期間,計劃邀請了黃大仙區議會轄下社區建設及社會服務委員會副主席—陳俊裕先生及黃大仙樂富區議員—梁銘康先生為「智」愛你活動分享會致辭, 網上分享會亦邀請了參加者參與拍攝,與大家分享培訓課程的體驗及探訪感受、亦有活力操及青年歌唱等演出,為社區鼓勵及祝福。此分享會已於1月23日起於各機構的網上平台播放, 讓更多人可以認識計劃、分享成果。
回顧一年,計劃沒有因疫情而停下,嘗試探索新的形式讓參加者可以參與培訓、關懷探訪及參與網上拍攝等,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發揮守望相助,在地區上彼此支援。 參加者分享「學多點科技,我可以在疫情下與家人溝通!」、「學習ZOOM,我可以繼續參加小組!」、「學了巴士程式,冬天等車也可以不用吹風了!」、 「我今年90歲了,我都會慢慢學,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無界限,沒有因為年紀限制學習、也沒有因為疫情停下步伐。
服侍.在疫中分享愛
不論是拍攝城家人頻道,護老者的生命故事,或者給蝦仔蝦女的情書情話,以致協助上門關懷支援的工作, 十分感謝幾位實習學生在疫情下的服侍。
實習學生為中心所有會員預備寄出雙月刊。
學生親筆為蝦仔蝦女書寫「情書情話」,有疫情下,給蝦爹蝦娘以一字一句送上問候。
藉著城家人頻道的影片,為護老者打打氣。
回望過去,今年2月,是疫情起初較嚴峻的日子,中心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同工輪流當值。此時,中心有一批新的社工系學生到中心實習。 疫情之下,學生如何在中心完成實習?如何關心社區?這一期封面故事,我們特地訪問5位疫情下首批到中心實習的學生,讓他們分享在中心實習的點滴。
不一樣的點滴–陳子傑先生(港專實習社工)
這次實習未能於中心對外開放的日子下進行,我不停地想:我真的能順利完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中心的主任、每一位同事、實習導師以及同學的支持下, 為我帶來不一樣的實習體驗。為護老者撰寫生命故事,對於我來說是相當深刻的體驗,讓我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一份情是多麼的溫暖、多麼的強壯。另外得到中心給予機會, 讓我能夠參與「城家人頻道」,當中與同工之間合作、構思以至製成品,每一點滴都成了寶貴的回憶。
不一樣的經歷–洪茗慧姑娘(港專實習社工)
由於疫情的影響,以往一貫的實習工作都未能開展,縱使在策劃實習事工時遇到困難,幸得中心的同工、院校的老師及伙伴的支持。適逢「城家人頻道」的出現, 更是一拍即合的狀況,能將彼此創新的意念付諸實行,將別人眼中的無可能的事情變做可能。最後,十分感激城浸給予實習機會,成就著不一樣的社工路, 我相信社工的畢業只是開始,繼續堅守社工的信念而努力,毋忘初衷!
不一樣的認識–梁瑋潮先生(港專實習社工)
實習初期實在又驚又喜,喜的是於疫情下能夠得到中心的接納,如期實習;驚的是面對疫情中心未能如常開放,擔心活動事工能否順利進行,幸得各同工協助,亦慢慢尋找到方向, 同時亦學習到中心為老友記服務的心不會因中心暫停而消失,當中更推出創新的「城家人頻道」,以輕鬆的表達手法,認真的拍攝過程,以全新的方式接觸大家,實在令我獲益良多。
不一樣的體驗–高荻棋姑娘(港專實習社工)
很感謝中心在疫情下給予實習機會,今次在疫情之下的實習,令我真正體會到居住社區的長者,需要面對不同困難。無論是個案工作或護老者支援的工作,當中所學習到的畢生受用。 除此之外,令我最難忘的是有機會參與製作其中一集「城家人頻道」,以另一種形式將訊息帶給會員,是一個非常嶄新的嘗試和概念,希望將來可以再有機會參與中心的活動或創作。
不一樣的珍貴–譚曉良先生(城大實習社工)
在疫情下,所有服務由面對面轉為網上形式。為了關顧一群不懂使用上網的長者,我推行了「蝦仔蝦女的情書情話」,實體的關懷獨居長者的情感需要。當中有超過一百封「情書情話」寄出, 收到的長者表達這封信一字一句問候,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彌足珍貴。再者,在參加者中抽取了四位進行短期的面談,以鞏固長者和「蝦仔蝦女」的關係,長者的背往的故事推動這份另類親情延續, 讓我感到這份關係的難能可貴。
不論是拍攝城家人頻道,護老者的生命故事,或者給蝦仔蝦女的情書情話,以致協助上門關懷支援的工作,十分感謝幾位實習學生,他們在疫情下,繼續實踐著社會服務的初心,在疫情之下, 與中心一起參與服侍,與長者、護老者和家庭一起走過這段日子,這份愛心與初心,猶為珍貴。
服務範圍
男士樂器小組,發展男士對樂器的興趣。
中心設有飯堂服務,並得到善長資長,提供豐富水果給長者。
為護老者提供舒壓運動班。
藉著才藝大匯演,讓長者發揮才能,老有所為。
教育及發展
身心健康教育
社區推廣教育
社區聯合活動
社交及發展性小組
輔導服務
個案輔導
家庭輔導
小組輔導
個案轉介
飯堂服務
逢星期一至五為樂富及龍翔單位的中心會員提供飯堂服務
社交及康樂活動
旅行
電影欣賞
交誼小組
時事分享
興趣班
護老者支援服務
復康器材暫借服務
代購個人護理用品
護老者講座及工作坊
護老者資源閣
護老者諮詢
情緒舒緩
隱蔽長者服務
隱蔽有情天–我們相信,隱蔽長者本身不希望隱藏自己, 卻是因著種種不同的因素而迫於無奈地『被』隱蔽。在上帝的的恩典和帶領下, 我們幫助更多『被』隱蔽長者走出困境。因為我們深信:就是「隱蔽」亦終會復見「晴天」。
社區資訊及轉介
協助區內人士解決有關社會福利及服務問題,如有需要,提供合適轉介。
匡耆計劃
教會的青年人到中心關懷探訪長者。
「蝦仔蝦女」與「蝦爹蝦娘」參加中心一年一度的團年飯活動。
社企裳樂匯坊的裁縫師為「蝦爹蝦娘」度身訂造衣服。
計劃背景
政府近年推行「社區為本」的安老服務概念,讓長者可留在自己熟識的 社區中生活。 故社區內存著一些未能符合長期照顧服務資格或正在輪候中的長者,卻有偶發性的照顧需要。
鑑於現存的社會服務未能回應這方面的需要,中心於2002年8月起開設「匡耆計劃」, 提供弱老緊急的支援服務以回應這方面的需求,讓長者獲得緊急性的生活支援服務, 能安心地留在熟識的社區中安享晚年。
經過兩年的的實踐,本計劃深得社區人士及業界的認同, 九龍城浸信會基於對服務的承擔及對長者身心靈上的支援,故每年額外撥出款項, 繼續服務有額外需要的長者,透過各過各項貼身服務,見證主耶穌基督對人身心靈的關顧。
計劃目的
提供緊急弱老支援服務,舒緩弱老在生活上的
轉變和壓力。
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實踐耶穌基督仁愛之精神,服務人群。
透過服務,建立信任關係,讓長者從中體會從
神而來的愛和關懷。
計劃內容
1. 心靈關顧服務
關顧長者個人靈性需要及發展、提供信仰探索的小組及活動。
小組活動:長青樂融融、歡樂在愛裡、非比樂 融融、耆青樂聚展歡欣、恩語卜卜 齋、活力妙韻舞翩翩、每月甘言等 活動
個人探訪:每月一次的上門關懷探訪
2. 關懷及慰問行動
致電關懷及登門探訪患病的長者
到醫院或安老院探訪剛入院的長者
3. 蝦仔蝦女活動計劃
為無兒無女的長者配對義工「蝦仔蝦女」,定期關懷及問候,讓長者活動更有尊嚴、更有價值。
經費來源
每年由九龍城浸信會直接資助。
服務對象
凡年滿60歲或以上有需要之長者。
申請辦法
歡迎向本中心社工申請及查詢。除既定收費外,若經濟有困難者,社工可酌情釐定收費。
電話:2304 6343(樂富)、2322 1293(龍翔)
往返教會崇拜
設有免費專車接送長者前往本教會九龍城浸信會崇拜,約上午11:30回程,歡迎各社區人士參加。
時間:
每逢主日上午7:30(龍翔中心)及上午7:45(樂富邨)
愛家圓計劃
聖誕親子活動,與地區上的街坊和不同合作團體建立良好關係。
愛家圓計劃定期在社區上舉辦嘉年華等活動,接觸地區上的街坊。
愛家圓計劃設有「家庭為本同學會」,由教會義工組成,以義工形式服務和關懷社區。
計劃背景
九龍城浸信會本著基督關愛社群的仁愛精神,於1996年在樂富開辦長者鄰舍中心(前身為樂富耆英中心), 致力開展信仰與服務結合的長者服務。
「愛家圓」是九龍城浸信會於2010年開辦的家庭服務計劃,透過多年的實踐, 體會到若要長者得到更全面的關顧,家庭支援是重要的一環。
計劃於2012年併入長者鄰舍中心運作管理,透過長者活動接觸其家人, 將敬老、愛老、護老等優良傳統納入「家庭生活教育」中,重新肯定長者對家庭的承擔與委身, 讓這種美好的家庭元素得以傳承。促進長者與家人的相互了解,使家人明白長者在晚年時候的獨特需要和能力, 藉著彼此委身,和睦相愛,讓祝福帶進每一個家庭,讓愛在家庭中得以圓滿。
計劃目的
推行多元化社會服務,動員教會的人力資源,關心及支援長者及長者家庭需要,讓心靈關顧和福音透過服務帶進社群。
計劃內容
1. 節日活動
藉此每年傳統節日,舉辦慶祝活動、嘉年華會,把信仰的和平、喜樂帶進家庭之中。
2. 義工服務
培訓親子義工、家庭為本義工,透過不同的活動,如探訪、派糉、送湯等關懷行動, 服務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建立子女的愛心及品格,在家庭及社區中實踐關懷及敬老精神。
親子義工隊
家庭為本同學會:
定期舉辦以「家庭為本」服侍與實務訓練課程,認識家庭理論,於教會成 立「家庭為本同學會」義工隊,服侍區上有需要的家庭,實踐關心社群的 仁愛精神。 3. 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講座
社區關懷
家庭服務轉介
經費來源
每年由九龍城浸信會直接資助。
服務對象
主要黃大仙及九龍城區長者及家庭,透過舉辦大型活動、家庭生活教育、親子關係講座、護老者活動、小組及個案輔導等,推廣家庭和諧訊息。
查詢
歡迎致電向中心職員查詢。
城載
2021-22年度
2021年4-5月
2020-21年度
2021年2-3月
2020年12-2021年1月
2020年10-11月
2020年8-9月
2020年6-7月
2020年4-5月
2019-20年度
2020年2-3月
2019年12月-2020年1月
2019年10-11月
2019年8-9月
2019年6-7月
2019年4-5月
2018-19年度
2019年2-3月
2018年12月-2019年1月
2018年10-11月
2018年8-9月
2018年6-7月
2018年4-5月
2017-18年度
2018年2-3月
2017年12月-2018年1月
2017年10-11月
2017年8-9月
2017年6-7月
2017年4-5月
中心年報
2017-2018年度
2016-2017年度
2015-2016年度
2014-2015年度
其他
核數報告
2019-2020年度
2018-2019年度
2017-2018年度
2016-2017年度
2015-2016年度
聯絡我們
地址: 九龍樂富邨樂泰樓地下低座 (樂富)
九龍黃大仙上邨耀善樓地下C翼 (龍翔)
電話: 2304 6343 (樂富)
2322 1293 (龍翔)
電郵: nec@kcbcssd.com